凉皮是陕西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,故称陕西凉皮。陕西凉皮分为大米面皮和小麦面皮两大类,以大米面皮最受欢迎 ,故又称米皮,一般人们提起凉皮就指的是大米面皮,而且专指汉中凉皮、西安凉皮 、户县米面凉皮 、秦镇凉皮。 凉皮历史久远,凉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,相传有一年陕西户县秦镇一带大旱,稻谷枯萎,百姓无法向朝廷纳供大米,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面粉,蒸出面皮,献给秦始皇,秦始皇吃后大喜,命每天制作食用,形成了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——秦镇大米面皮子。后因战乱失传。
凉皮的营养成分
冬天吃面皮你能保暖,夏天吃你能消暑,春天吃你能解乏,秋天吃你能去湿,真可谓是四季皆宜、不 凉皮
不同类型的凉皮照片(20张)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。《本草纲目》上说:米能养脾,麦能补心。汉中面皮又叫凉皮,根据原料选用的不同,叫法也不同,用(大)米制作的叫米皮,又叫凉皮,用面(粉)制作的叫面筋面皮,按口味分为汉中面皮和秦镇面皮,由于汉中面皮比秦镇面皮鲜嫩、滑爽、口感好,所以比较出名。
传说
清朝宣统二年(公元 1910年),薛昌利祖父薛守信根据历史传说试蒸凉皮,一举成功,生意红火,乡邻纷纷效仿,使秦镇大米面皮子一时名播四方。解放后,薛昌利父亲薛林财担任生产队长,带领社员以搞集体副业为名,在秦镇、余下镇、户县县城、长安县城、咸阳市等地经营面皮。
也就是凉皮特点。前面说了,突现“筋”、“薄”、“细”、“穰”四大特色。“筋”,是说劲道,有嚼头;“薄”,是说蒸得薄; “细”,是说切得细; “穰”,是说柔软。正是基于这四大特点,才使得秦镇大米面皮子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。
|